午餐時間一到,他卻不願張口吃飯,反而眼淚汪汪,不斷哭著想要奶嘴。
對他來說,那個熟悉的小物,是安定情緒的依靠,是回憶裡安全感的延續。
老師沒有急著制止、也沒有責備,而是溫柔但堅定地蹲下身說:「現在是吃飯時間,我們等等再用奶嘴好嗎?」
這一句話,傳遞的不是否定,而是溫暖地畫出生活的節奏與界線。
接著,老師巧妙轉移孩子的注意——
介紹碗裡的飯菜:「你看,這是好香的蒸蛋喔!」
用誇張的表情、誠懇的語氣,引導孩子把注意力慢慢從情緒轉向食物。
不知不覺中,孩子停止了哭泣,張開嘴巴吃下一口、又一口……
原本堅持要奶嘴的小情緒,在老師溫柔且穩定的陪伴下,悄悄轉化為:「我其實也做得到。」
這就是育圃托嬰中心一直以來的信念──在理解與接納中,練習生活節奏;在溫柔與界線中,陪伴孩子學習自我調節。
每一次的適應,都是孩子成長的起點;
每一次的堅持背後,都有我們對孩子滿滿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