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圃托嬰中心每天的午餐時間,看似只是日常的一段流程,實則是一場細膩又充滿情感的陪伴與教養過程。
托嬰中心的孩子年紀都還小,他們還無法自己用湯匙吃飯,也還不理解「吃飯」是為了讓身體獲得能量這件事。他們只是本能地張開嘴、感受到飢餓、對食物產生興趣,或者——在某些時候——把食物當成玩具,搓揉、丟地、用手指戳個不停。
因此,吃飯從來都不是單靠「餵食」就能完成的事。這背後其實是一場綿密的照護與觀察:老師們必須了解每位孩子的進食能力與當下情緒,有的孩子吃得快,有的孩子容易分心,有的孩子則對食物質地敏感,稍有不同就不願張口。這些都要細心地調整方式,讓每個孩子都能好好完成一餐。
然而,老師不可能在同一時間餵食所有的孩子。想像一下:三、四位需要協助的寶寶坐在餐椅上,有的已經飢腸轆轆,有的想睡覺,有的正想把碗拿起來當帽子戴,整個畫面如果沒有有條不紊的引導,很快就會變成混亂場景。
這時,老師們的照護與觀察就展現出高度的專業。更重要的是,這段時間也是孩子學會「互動」的起點。他們開始明白,吃飯不是孤單的事,而是可以有人陪、有人說話、有人一起享受的時刻。即便年紀還小,這些生活的情境與情緒,也會慢慢內化為孩子對人與世界的基本感受。
而對老師來說,每一餐、每一次餵食的過程,都不是機械式的重複,而是一次次重新調整步伐、重新傾聽孩子的需要的旅程。有時候孩子今天胃口很好,一口接一口;有時卻因為感冒、睡不好而鬧脾氣,這些細節都要被看見、被接住。
育圃教育始終相信:照顧不是只是滿足生理需求,而是在每一個生活片段中,和孩子一起建立關係,陪他慢慢學會生活。
吃飯的過程,看似短暫,卻蘊含著孩子成長中最初的信任感、情緒調節、感官體驗與社會互動。
而這些過程,老師們一點一滴陪著孩子走過,一如既往地耐心而細緻。
#育圃托嬰中心 #吃飯也是學習 #溫柔教養 #育圃教育 #永安市場捷運站 #中永和托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