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教養區

生命重要的前三年 — 關係篇

  • 2020-12-29
  • 2326 views

每回跟寶寶的相處,都是親子關係的挑戰,是約會?還是打仗?端看你對孩子有多了解!

寶寶從一出生,就有極強大的學習動機,他們對世界一無所知,藉助著探索每一聲音、每一個光影、每一個動作,慢慢慢慢的勾勒出對這個世界的了解,如果跟她在一起的成人,能夠給他支持性的微笑,他就會知道自己的行動是受到歡迎的;如果他周遭的成人常常限制他的行動,他的「內在探索衝動」就會跟外在環境產生衝突,因而哭鬧爆怒;如果跟她相處的成人,一下子包容他的探索,一下子又抑制他的行動,甚至給於予處罰,那寶寶就會沒有安全感而發出怯懦或脫序的情緒和行為。

您的寶寶常常對你發出哪一種信號呢 ?

寶寶的所有行為都顯示了他當下內心的狀態,排除了當下的生理需求因素,寶寶的哭、鬧、亂、暴、黏,背後的原因大多是缺乏安全感及內在找不到秩序感所致,如影片中所舉的例子,「哭」就是寶寶當下的對需求所表現出的溝通語言,成人對於孩子鬧情緒時,給予的互動有時是有耐心的,有時又是不耐煩的,更多時候可能是好好講沒用後,突然就生氣地用規定法,要寶寶屈服,寶寶眼下的成人真的很情緒化

  • 寶寶真不明白,成人怎麼一下子好,一下子又不好……

在寶寶的角度,哭是寶寶表達與溝通的途徑之一,當寶寶尚未有完整的口說能力時,哭的溝通法是最有效的,也是成人最容易收到訊息的方式。如果用打羽毛球比喻,寶寶發球後,成人就把球打回去,每次都用10分力,寶寶就會習慣了接球的位置,而且會與跟他對打的成人培養出默契;如果成人一下子用10分力,一下子又給了弱弱的3分力,下次有反彈給寶寶6分力,想一想接你球的那位,是不是會疲於奔命,最後會打出地板球(趴在地上耍賴),也會噴出界外球(爆走、打人、咬人),這雙人組合將注定成為冤家,兩人都氣。傷。哭。(是的,很多家長和幼教老師帶孩子帶到哭呀)

  • 就算是很小很小的寶寶,都可以分辨你是個會打球的高手(每次都給一致性的回應),還是不會控制力道的二流球友(例如有時給寶寶無限的自由、有時又事事限制),所以寶寶會因為不同的環境表現出不同的狀態喔!

姵儀老師非常喜歡觀察親子互動,也是親師互動引導的專家,同一個孩子,跟不同人就是會有不同的反應,明明孩子是同一個,所以「變相」絕對是成人,但往往成人都不覺得問題在自己。

這篇文章讀到這裡,總要有點具體建議,才不枉你花的時間,那就請你思考一件事,並且做一個小練習:
思考:
寶寶跟你相處時是霸王型、怯懦型、噴火龍型、爆走型還是可溝通型?
練習:
找一件事,「語氣溫柔但態度堅定」地執行10次,看看寶寶的對這件事的妥協速度是不是會變快,甚至就直接照你的要求做。(例如:把自己的杯子放到固定的位子收好)

我們和孩子的關係,是在每一次的互動中累積出彼此的經驗,不要小看你的一個反應,都是寶寶日後跟你相處的「參照值」,而這關係也將成為幼兒園、托嬰中心、保母帶班的致勝關鍵,當然,更是親子教養的甜蜜存款基石,因為我們跟寶寶的相處,並不是要拼輸贏,而是找出彼此都感覺舒服的和諧感。每天投資一點時間好好思考和練習,你也能成為教養的高手!

原文來源 姵儀老師的教育觀察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