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教養區

孩子像小樹一樣需要呵護

  • 2025-05-14
  • 3 views

當我們說「孩子像小樹一樣需要呵護」,不是一種比喻的修飾語,而是真實存在於每一個日常互動裡的教育實踐。

這天,兩位小班的孩子因為一點小事起了爭執。或許是語言能力還在發展,情緒來得又急又猛,他們發生了肢體衝突。

因為老師日常教導孩子們「不能用手打人」,結果這次孩子竟然選擇用「頭」去撞別人。孩子的理解與變通能力真的超乎我們想像!但這也正是教育的契機:我們不會只是制止行為,更要從中教會孩子「為什麼不行」與「可以怎麼做」。

於是,老師把兩位孩子叫到一旁,耐心地跟他們說:「不只是手,頭、腳、身體的任何部位都不能去弄別人。我們可以生氣,但是我們不能傷害別人。當你不開心時,你可以用說的,或者來找老師幫忙,一起想辦法處理。」這是一種機會教育,一次次在事件中陪著孩子學習情緒的管理與衝突的處理方式。教育從不是一夕之功,而是累積在每一次「你不該這樣,但你可以那樣」的指引中。

當天事情處理完後,我們向雙方家長說明孩子在校發生的情況。這本是日常,也是我們一貫的透明原則。但這次,其中一位家長認為「對方家長應該好好管教孩子」,甚至覺得「應該要道歉」。我們婉拒了這樣的要求,不是我們逃避責任,而是我們堅信,孩子在學校的每一個經歷,都是成長過程的一部分,重要的不是追究對錯與責任歸屬,而是大人們如何引導與陪伴,將每一個衝突轉化為學習。

我們告訴家長:「學校發生的每一件事,我們會如實告知,也會積極處理與教導。請相信,孩子間的衝突不是一場輸贏,而是學會相處的機會。我們願意一起承擔教養的責任,而不是讓它成為家長之間的戰場。」

謝謝這位家長最後願意理解與接受,我們看見了信任的力量。

教育孩子本來就是一場漫長的灌溉與培育,像養一棵樹那樣,需要耐心,需要修枝整葉,更需要風雨同行。我們不是為孩子鋪好路,而是教會他們跌倒了怎麼爬起來,心裡難受了該怎麼說出來,與人爭執時又該如何收拾情緒、重修舊好。

孩子真的像一棵棵小樹,需要陽光、需要雨露,更需要有人蹲下身子,陪著他們在泥土中成長。

育圃教育,願意是那一位陪種、澆水、拔草的園丁,靜靜地守護每一棵小樹,長成自己的模樣。

#孩子像小樹一樣需要呵護
#育圃教育 #育圃幼兒園
#情緒教育從小扎根
#衝突不是問題是機會
#育兒不需要戰爭需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