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教養區

當孩子哭泣時,不要只是制止!

  • 2025-01-14
  • 47 views

情緒是人類心靈的聲音,對孩子而言,情緒表達和釋放是心智成長中極重要的一環。

一個育圃幼兒園的日常中,一位孩子在課堂上突然哭泣起來。他選擇自律的走出教室,站在走廊上輕輕拭淚。一位隨班老師安靜跟隨著他,沒有任何言語或動作上的壓力,而是靜靜的陪伴在旁。約莫十幾分鐘後,孩子的情緒逐漸平復,老師輕聲問他是否願意分享哭泣的原因。

孩子說,「因為回答不出老師問的問題,就覺得很丟臉,很害怕。」了解原因後,老師告訴他:「剛剛也有其他同學答不出來,他們只是告訴老師自己不會,老師並沒有責備他們,只提醒下次再記清楚就好。」孩子聽著老師的話,若有所思,似乎漸漸理解其中的道理。老師再詢問:「想回教室了嗎?」孩子搖頭,老師尊重他的選擇:「沒關係,等你覺得心情好了,我們再一起進教室。」

這段過程讓人動容,因為它展現了老師對於孩子情緒起伏的理解和尊重——育圃的孩子可以自在展現心靈的移動,遇到一時過不去的情緒,都能被尊重,老師會默默在一旁陪伴,不給任何壓力,讓孩子情緒得以釋放,不受壓抑。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看到情緒釋放的重要性。

首先,這種方法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納。當老師尊重孩子的感受,孩子會感到安全,從而更加敞開心扉,樂於表達內心的想法。就像前述的孩子,之所以願意說出感受,正是因為老師提供了溫暖的情感支持環境,而非立即責備或要求他停止哭泣。

其次,情緒釋放是學習自我調節的重要步驟。教師和家長的陪伴,可以成為孩子學習如何面對挫折的良好示範。透過傾聽和對話,孩子逐漸理解如何以健康的方式處理情緒波動,而非用壓抑或逃避來應對。

第三,這種教育模式能培養孩子自我反思能力。當孩子聽到其他同學也會面臨類似的困難而選擇用言語來表達時,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可以採取不同的方式面對挑戰。

情緒釋放是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石。成人可以用耐心和愛心,創造一個允許情緒流動、鼓勵心靈舒展的環境,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溫暖的陪伴中學會面對和管理自己的情緒,成為更堅韌、更具同理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