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教養區

寶寶咬人,是行為偏差嗎?

  • 2024-11-25
  • 42 views

 

成人常常有個很美好的想像,認為寶寶從小就要學習一起玩、分享,因此遇到寶寶爭吵、搶玩具、咬人、摔玩具等行為時,就會非常焦慮。以下從寶寶的角度讓你知道行為背後的原因。

分享玩具好嗎?當然不好!

「我是旺寶,這裡是記錄我每天生活點滴的園地,別看我只有十個月的年紀,但我已經能爬著到處玩,還很有個性和想法的。 

我的學校有好多玩具,跟我美麗的家一樣。兩邊比較起來,我特別喜歡在學校玩玩具,因為有同學一起玩樂趣多。 

今天早上我跟好朋友艾咪坐在一起,我手上把玩著套套杯,紅色、黃色、藍色、綠色的塑膠杯,每個大小不一樣,運氣好的話,我就可以把小杯子放到大杯子裡,雖然我常常搞不懂這十個杯子是怎麼樣的順序擺法,但放進去、拿出來、疊疊看、再大杯小杯套套看,實在太有趣了。 

坐在一旁的艾咪,時不時伸出他的小手『參一咖』,我不確定他是想要幫忙?還是想要搶過去?這對我來說相當有威脅性,總之,我就是不喜歡。當艾咪越來越接近我,我就越無法專心玩,我必須把注意力放在艾咪的行動,嚴防他隨時的突襲。 

又來了,艾咪的手又伸過來,我實在是不能忍,該怎麼辦呢?

我有個迅雷不及掩耳的好方法,不用廢話(其實是我不會說),絕對有效,因為上回我用過同樣的方式解決了我跟曉熙的糾紛,當時曉熙哭著找老師,雖然老師看起來有點生氣,但我解除了玩具被搶的危機。                       

艾咪的手伸過來了,我張開大口咬下去! 

這一回我依然成功的擊退艾咪了,艾咪哭得好大聲。我有點錯愕,因為老師狂奔而來,一直告訴我『不可以咬人』,看起來老師真的生氣了,其實我也很生氣,這是我的玩具,我不要被搶走,這一個瞬間,委屈的我也哭了。 

這是我的玩具,艾咪不要來搶不就沒事了嗎?大人的世界好難懂。」

從上面旺寶的自述裡,可以看見寶寶咬人的重要因素,是因為對人際關係的緊張!

八個月以上的嬰幼兒,隨時都有可能用咬人來捍衛自己的想法,就如同旺寶一樣,如果處理得不好,這樣的行為有可能一直維持到三歲,絕對是照顧者要關注的問題。

透過上面的情境敘述發現,旺寶咬人的行為是有原因的,不是突發的,而是一段旺寶感覺到不舒服甚至是有被威脅感後的反應,在嬰幼兒的口語能力還沒有發展出來之時,運用口腔作為防衛工具是常見的狀況。

當寶寶出現這個行為時,就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示範教學最佳時機,你可以依照以下幾個步驟做:

一、幫寶寶說出情境:

「旺寶,你不要艾咪跟你一起玩是嗎?」(這個步驟為先同理) 

二、給寶寶處理的方法:

「你不想跟艾咪一起玩,但是艾咪不知道,下次你就跟艾咪掰掰,手搖一搖,這樣艾咪才會知道。」(這個步驟為示範表達的方法) 

三、讓寶寶知道後果:

「旺寶不喜歡沒關係,但是不能用咬的,這樣艾咪會受傷,寶貝們受傷老師都會很擔心。」(這個步驟就是將要求和規則讓孩子知道) 

四、進行社交禮儀學習:

「現在請旺寶給艾咪秀秀,像老師一樣,輕輕地給艾咪拍拍,向艾咪道歉。」(這個步驟為示範道歉的方法) 

十個月的寶寶絕對可以學習如何處理問題,依照上面的四步驟,一次次示範,嬰幼兒也能慢慢地學會處理情緒人際交往困擾技巧的。 

別以爲寶寶年紀小就什麼都不懂,其實他們每天都在想辦法跟這個世界溝通,咬人是一種表達,當然我們希望孩子能文明點,那就得把握機會好好示範,而不是說「不可以咬人」而已喔! 

原文來源 姵儀老師的教育觀察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