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飛得越高,就要懂得收放間的藝術。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但這獨立的個體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支持、空間、環境等等的養分,而這一輩子的關係,得在收放之間取得微妙的平衡,就如放風箏一樣!
首先,來談談如何放風箏吧!
1. 有穩固的支持點:三角形風箏容易平衡,所以初學者適宜放三角形風箏,有相當經驗後,才挑戰其他形狀的風箏。
2. 順勢而為:風力足夠時,只要將風箏舉起,就會自然飛起,再配合收線及放線便可。若沒有風,就得靠人手補救 — 預先放線10至20米,最好二人一組,其中一個人負責拿着風箏向上拋時,負責控制線的就向後跑,逆風而行,風箏就會飛起。
3. 收放自如:放風箏要有韻律感,感覺到有拉力就要放線,若拉力不夠就要收緊。無風時適宜拉緊風箏的線,以增大風箏的迎風面;若風大時可放線,風箏能愈飛愈高。
4. 適宜的空間:放風箏不僅需要大空間,且需要注重安全,在適合場地的規範下才能既安心又自在的發揮。
姵儀老師非常喜歡放風箏,尤其是許多風箏一起在天空搖曳生姿的樣態,著實令人著迷,就如同每個人生故事,其背後必定有雙智慧的手,配合著風勢和風箏的特色,巧妙地分分秒秒微調著手心上的那條細細的線,風箏的起落牽絆著操縱者的情緒,時而笑開懷、時而落寞、甚至有時緊張與惋惜;而風箏要能放得多遠,則考驗著操縱者的耐心與技巧,越有耐心就越有機會讓風箏飛得好高好遠。當然,放風箏的技巧是可以透過練習而精進的,如果要能得到放風箏大賞,肯定得要付出許多時間鑽研與練習。
以上,看出來了嗎?希望孩子能自在地展翅高飛,父母手中的那條細細的線得要好好地放、輕輕地收,而且要馬上意識到不能一直拉得太緊,替孩子掌握好的環境、給孩子好的支持、順勢而為、收放自如,父母一輩子也將隨著孩子在天空的揮灑程度時而笑開懷、時而落寞、甚至緊張與惋惜…..
當然,父母可以透過練習,慢慢地摸索如何駕馭那獨特美麗的風箏!
原文來源 姵儀老師的教育觀察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