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教養區

我都跟小孩好好講,但是小孩不聽….

  • 2020-12-29
  • 662 views

家長被教育需要跟小孩講道理,卻換來越來越自我的小孩,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我的小孩很皮,不斷被老師寫聯絡簿….
我的小孩常常在人多的地方搗蛋,讓我不知所措…..
我的小孩精力旺盛,我已經很努力了,但每天還是一團糟…..
我以前都跟他好好講,實在是沒有用,但對他凶了以後又好愧疚…..

 

姵儀老師小時候的被教育模式絕對是"爸爸是老大,媽媽是執行者",當執行者無法解決問的時候,老大一出面絕對讓家裡的一切立刻回到家長期待的樣子 — 小孩乖乖的。

 

現在的父母難為,一樣希望小孩乖乖的,於是不停地講道哩,好好說,但是小孩一點也不想聽,最後,花在溝通的時間越來越長,教養效率越來越差。

 

隨著孩子年齡越來越大,以為溝通狀況會越來越好,但孩子自主能力越來越高的同時,代表小孩的意見越來越多,家長不能溝通的事只會越來越多,家長的無力感越來越重,此時"說教"將達到高峰。

 

我不要聽,我不要聽…..你怎樣!!!
爸媽真的快要氣死了,到底是要帶小孩去看醫生,還是家長自己該去求助,到底有問題的是誰?

問題就出在講道理!
不斷講道理的父母,養成了孩子失去傾聽的能力,甚至成了"道理失聽症",耳朵時不時就轉至關閉模式,自然家長再怎麼說也聽不進去,這也就是孩子越講越不聽的原因,但往往父母無法察覺,孩子的不聽話原因來自於自己太愛講道理!

從講道理改成回應式教養為上策!
講道理是"單向溝通",由父母發出訊息,企圖要小孩接受訊息並且做出父母期待的行為,這樣的模式不但無法掌握接收者內在的想法,時間久了,甚至產生無法應對或不想應對的反效果。
回應式教養訴求的是親子雙方依照表情、肢體動作、語言等當下主客觀條件下判斷該用什麼方式溝通,一般最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問、身體示範或是表情訊息,例如:小孩一直不肯在餐廳裡乖乖坐好用餐,這時父母如果只是不斷的說"坐好,要坐好,趕快坐好,要乖乖坐好……等等口頭提醒,不如請小孩觀察在端著湯的服務生,然後問不坐好可能會發生的危險,或是問一些坐好與沒坐好的差別,甚至用身體示範甚麼叫坐好等等的策略。

回應式教養的重點是依照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回應你對他的行為的意見,具有極大的個別性和調整性,以下以分類舉例之:
一、 身體力行:為什麼要好好讀書,父母自己對生活和工作是否努力?與書還是與電視為伍會影響孩子對父母說話信度的評估。再例如父母的言詞常常犀利不饒人,要說服孩子禮貌寬容自然不可行。或者以上述在餐廳坐好為例,如果父母一直滑手機而忽略跟小孩的互動回應,自然小孩就會因為無聊而想要離開位子,以不守規矩制約父母拿手機讓他也可以一起滑。

二、行動示範:當小孩做不允許的動作,如不禮貌或具有危險性,示範如何算是有禮貌的行為或怎樣才不會有危險,會比父母使用說教的方法有用。例如當孩子拿剪刀玩時,緊張的跟孩子說"這個不可以,這個危險…..”,不如示範剪刀會刺破或剪破東西的鋒利性,並且示範剪刀是什麼時候需要用到,但拿取的時候要怎麼拿才安全,如果只跟孩子說"危險",保證,孩子下次還會再去拿來玩,因為孩子在好奇心尚未滿足前,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三、提問:根據孩子當下的情境提問,讓孩子思考對他有利的做法,孩子自然會聽話,尤其在孩子固著於些事的情境下,引導式問話不但具有回應性,也才有機會讓孩子思考前因後果後做出心甘情願地聽話。例如:孩子不乖乖刷牙,父母應先辨別孩子當下的身體和情緒狀況,如果皆屬正常狀態,就可跟孩子詢問為何不想刷牙,再根據孩子的提問解決或再提問,總之,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多多嘗試提問,父母往往會得到意外的收穫。

四、借力使力:以情境讓孩子受點教訓,不開心的後果正好是回應孩子的最佳教材,就如同孩子如果不按用餐時間好好吃飯,那等到下一餐才有食物的飢餓感,會是回應孩子學習好好用餐的生活常規最好方式。

五、權威:父母在教養上需要有一定的權威性,過度的民主將帶來無法收拾與掌控的災難,也因此,家庭應該建立起家規,除了跟孩子說明哪些事是爸爸媽媽無法接受的,並且每次孩子越矩踩線之時,就以難看的臉色或限制某些自由回應小孩,例如:收拾玩具是家裡的規矩,那就得每回孩子玩完玩具之時,執行陪伴與督促之職,在孩子沒有完成玩具收拾之前,限制其他遊戲與行動。一旦家長的權威性建立起來後,小孩通常都可以辨別爸爸媽媽的規矩,縱使有時會嘗試越矩,但也很快會接收到爸媽的禁止的回應,進而以收斂的行為回應家庭的家規。

 

跟孩子一樣的高度才是真的回應孩子的行為或問題,雙方才會明白一樣的道理。

溝通是雙方面的事,家長也需要學習傾聽,真正感受當下情境下並且回應孩子的內在需要,才能達到真正的親子平衡,道理光是用講的真的不會有用,愛講道理的父母往往都會是問題的來源,因為孩子的聽力會自然而然把父母的聲音當成餐廳裡的背景音樂!

 原文來源 姵儀老師的教育觀察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