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會愛發脾氣,其實就是內心有著焦慮不安定,正向教養能夠舒緩孩子的情緒以外,蒙特梭利在《生命重要的前三年》這本書中,對於照顧者該做到的事有清楚的敘述。
蒙特梭利博士在其《生命重要的前三年》著作中詳細描述,成人跟孩子的相處模式會深深地影響孩子的情緒、發展及自信,而且早在共生期(出生的六到八週內)就開始了,尤其在每一次的擁抱、觸摸和餵食中,小寶寶累積出對於照顧者情緒狀態的經驗,如果每一次都是優雅溫暖的,那小寶寶就會安心,如果有時急躁粗魯,那小寶寶的煩躁就會反映在哭聲,甚至很難安撫,原因就是依附關係不穩定。
蒙特梭利強調成人的角色深深影響孩子的情緒,如果要讓孩子的壞脾氣改善,他對成人提出了三個建議:
ㄧ、生活中的所有事都有耐心的跟孩子一起做
這一點對成人是比較挑戰的,因為我們得改掉習慣幫孩子快快做的日常,從思維到動作,都改成和孩子一起做,這可能會多花不少時間,但是教養往往是慢其實是更快地推進,急了就容易粗魯不耐煩,就算是一點點的急躁,都會讓孩子暴躁、害怕、反抗而開始發脾氣,因此,刻意練習,耐著性子跟孩子一起慢慢做,絕對會改善孩子的脾氣!我給個具體的情境,請大家自行舉一反三:
以往是幫孩子整理書包,現在換成「孩子,我們一起整理書包」,一歲多就可以這麼做,幫他打開書包的口,等待孩子不靈巧的手將物品好不容易的放進去,然後讚賞孩子做得很好,如此,親子就一起完成了一件很有教育意義的事。
二、跟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刻都全心全意
有了跟孩子一起做的想法,全心全意就會比較容易一點了,因為當你真心的想要跟孩子一起做,自然會放下手邊其他的工作、手機、電腦等影響你真誠陪伴孩子的事務。這對現代父母其實是很挑戰的,光是要離開3C,就真的不容易,所以我才說這得刻意練習、刻意練習、刻意練習呀!我給一個具體的作法,請大家自行舉一反三:
每天設定好跟孩子講故事的時間,那時刻意地把手機放到另一個房間,請你相信我,那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沒有看手機,這個世界不會有什麼大事一定需要你,但那段時間卻是孩子的全部,太划算了!
三、做一個成熟與準備好的成人
孩子常惹你生氣嗎?孩子常常講不聽嗎?他是孩子嘛!我們成人都常常講不聽了,更何況是前額葉還沒發展完成,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孩子,你跟孩子生氣也太不成熟了吧!準備好你的高度、氣度和技巧,面對不成熟的幼兒,以不變應萬變,以心平氣和看待孩子的行為舉止,其實,孩子的天真可愛正是調劑我們生活壓力的良方,大部分的時候,你都只要同理孩子的情緒,他就會好了。
以上三個提醒其實就是三道練習題,如果好好實踐它,就不太需要一直讓自己到積極暫停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