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教養區

零歲教育

  • 2020-12-29
  • 546 views

生命中重要的前三年,隱藏著最關鍵的成長密碼,長久以來,因為大人對嬰幼兒的理解太少,而往往錯失了最佳的教養時機。

從事嬰幼兒教育18年,在實務工作中累積了大量經驗,見證與體會出優質的嬰幼兒養育環境對孩子的影響,而什麼是優質的養育環境呢 ?姵儀老師思考著以下的三個面相:

 

一. 成熟與準備好的成人
猶如白紙的嬰幼兒是透過每日生活環節中的點滴,累積自我價值的判斷。依據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的論述,主體與客體看似為對立的主要與次要位置,但人在互動中往往是主客體互相變換位置的歷程。就以母親與孩子為例,嬰兒的生活是以母親當成重心,而母親也以嬰兒的需求作為重心,在這個過程中,母親對嬰兒的關愛與照顧讓嬰兒感受到自己是被愛與呵護的,因而只要母親靠近就能對嬰兒產生歡愉感,嬰兒的反應能夠刺激母親產生甜美的親子情感,此時的親子關係就是正向的「互為主體」。然互為主體並非都是正向的,例如嬰兒的主要照顧者並非擁有與小小孩相處得的技巧時,往往會不耐孩子的哭鬧而發怒,嬰兒在互動中感受到自己不被完全接納而沮喪,引發後續更大的情緒失控表現,此時照顧者也會感受到挫折而沮喪,如果長時間相處下來,就形成彼此間負向的自我價值與行為反應,常見的情況就是易怒的嬰幼兒(很難安撫)、怕出錯的孩子(膽小不敢嘗試)、易怒的照顧者(失去耐心)、不當的照顧方法(粗暴或高壓教養)等現象。

成熟與準備好的成人指的是對嬰幼兒的理解。理解嬰幼兒與成人的差距,包含了作息需求、生活硬體環境需求以及發展過程中所自然會呈現的狀態,例如:在學習爬行中的孩子,自然需要多一點的爬行空間,而非怕髒而給予限制,換句話說,照顧者給予嬰幼兒的鼓勵與支持能夠成為正向互動的根源,讓嬰幼兒的情緒及學習趨向穩定。

二. 支持孩子獨立的生活環境
三歲前,一個不會自行移動的嬰兒就會變成一個可以完成自我基本照顧的人。蒙特梭利教育哲學中不斷地強調:孩子的內在具有強大的自我學習動力,也就是所謂的「敏感期」,在成長的每一個階段,孩子有每個階段要完成的成長任務,例如學走路的孩子,會不斷的練習走路,直到身體平衡與肌肉能夠自由掌握走路的技能為止,這個時期的孩子,如果在環境中能夠給予孩子大量的走路機會,孩子會因此而得到滿足,反之,如果成人給予的是常常坐在娃娃車上或抱在懷裡,孩子不但會因此而煩躁,甚至為了無法完成自我的內在需求而沮喪,時間久了,甚至「以為」自己本來就不擅長走路而放棄自己因為能獨立行走而產生的探索愉悅感。

三歲的孩子已經可以獨立吃飯,包含了因應自己的生理需求去倒杯水給自己喝、為自己選擇要吃多少而添飯菜;三歲的孩子已經可以為自己整理行囊,要出門前,可以收拾自己的玩具箱,並且決定自己要放什麼物品在背包裡,無論在智力上還是動作上,這都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三歲的孩子已經可以獨立穿鞋穿衣,把自己打扮好是社交生活中很重要的基礎。三歲的孩子已經可以是一個有自信的小大人,前題是他的生活環境給予他適合大小的物品及充分的時間,讓他用三年的時間不斷的練習,完成他一個又一個的成長任務。

三. 教導孩子符合時宜的表現
人類社會是群聚生活的型態,經過百萬年的演進,已形成一定的社會規範,例如:不能因為自己的慾望而強奪他人的物品、不能因為自己的快樂而打擾他人的寧靜、不能因為自己貪快而插隊等等。對嬰幼兒來說,這些社會秩序都是新知識,他們是透過模仿而知道該怎麼做,也透過大量的練習而成為固定的生活習慣,三歲,孩子就已經奠定生活的模式,而這些生活的習慣都深深影響日後的學習。

已經明白社會秩序的大人,有義務成為孩子的榜樣,教導孩子明辨情境並且展現符合時宜的行爲是養育中重要的任務。現今在餐廳中看到奔跑、大叫或是亂拿物品的孩童,其背後要探討的不是孩子的狀態,而是主要照顧者的角色,這也是在愛的教育浪潮中的迷思,給孩子過大的尊重和自由度往往造成教養的大災難。

教養的真諦乃是「具有教育意識的養育」,我們不僅把孩子養大,更重要的是教他好的生活習慣,例如有秩序感的孩子會隨手把物品收拾好,有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會耐心排隊,具有社交能力的孩子能以語言表達自我的情緒狀態等等,而這些都已是三歲的小大人該有的狀態。

三歲看老也許過於言重,但也不無道理,端看生命初始的前三年,的的確確是人一生中變化最大的時期。
三歲前的嬰幼兒正是大腦發展的爆發期、語言學習的累積期、身體動作的發展期、社會互動的模仿期與生活習慣的奠定期。
生命中重要的前三年,隱藏著最關鍵的成長密碼。零歲教育的重要性早在百年前就已是許多兒童發展學家呼籲的工程,無論在托嬰中心還是家庭,大人都應具備零歲教育的意識,給孩子真正優質的養育環境。

原文來源 姵儀老師的教育觀察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