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今天學了什麼?」這是家長們常常關心的問題。但在托嬰階段,寶寶的學習不只是看得見的知識或成果,而是來自於日常生活中對環境的探索、與人互動的情感連結,以及自主行動的每一刻體驗。
遊戲中的「律動感」——氣球傘上的小魚兒游游游
這一天,育圃托嬰中心的大肢體活動中,老師展開一面巨大的氣球傘,讓寶寶們坐在傘面上,隨著老師們的搖動,身體經歷了從「穩定」到「起伏」的變化,感受節奏、平衡與重力。
這樣的遊戲,看似玩樂,實則是感覺統合的基礎建構。在蒙特梭利的觀點中,動作發展是寶寶心理發展的基礎,透過身體律動,寶寶強化了空間感、自我控制與肢體協調,也學習到如何在群體中與他人同步合作。
陽光下的自由探索——一起到公園走走
當陽光灑下,「育圃寶寶車隊」來到公園,寶寶們或玩著盪鞦韆,或在沙池裡盡情玩沙,自由玩耍、觀察、模仿,看似隨性的動作,其實都是主體學習的展現。
在蒙特梭利教育中,環境是一位無聲的老師。自然的草地、風吹樹葉的聲音、溜滑梯的斜坡與石頭的小小阻礙,都是寶寶進行感官探索、發展動作協調與問題解決能力的素材。
老師們不規定寶寶做特定事情,而是觀察他們的興趣與節奏,提供自由中有界線的陪伴,讓探索變得安全且充滿意義。
一個擁抱的份量——情緒裡的愛語言
除了肢體動作與探索活動,寶寶更需要「關係」的滋養。在托嬰階段,建立安全依附是人格發展的根本。擁抱,不只是滿足身體的需求,更是寶寶對世界安全感的第一步。
蒙特梭利曾說:「孩子的心理需要被理解與回應,才能安心地探索環境。」在育圃,每一次抱抱、每一個溫柔眼神,都是大人對孩子需求的覺察與回應。這些看似微小的舉動,深深影響著孩子對人的信任感、自我價值與情緒調節的能力。
我們相信,一個被理解的孩子,就有力量成為自己。
生活,是孩子的教室
蒙特梭利告訴我們:「孩子的日常就是教育」。教育不需要華麗場景,而是需要尊重孩子的節奏、觀察孩子的需求、創造孩子可以主動參與的環境。
如果爸爸、媽媽問:「我的寶寶今天學了什麼?」
我們想說:「他學會了感受身體、信任世界和愛自己。」
#育圃教育 #育圃托嬰中心 #雙和區托嬰中心 #永安市場捷運站 #蒙特梭利 #感官統合 #情緒發展 #大肢體活動 #戶外探索 #孩子的日常就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