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教養區

一起長大的圓:從《失落的一角》看孩子的完整與成長

  • 2025-10-23
  • 22 views

 

有一本書,看似簡單,卻總讓人在翻頁的時候停下來思考。那是 Shel Silverstein 的《失落的一角》。

故事裡,一個圓形少了一塊,滾不快也滾不穩。於是它踏上旅程,尋找那個「剛剛好」能讓自己變完整的缺角。一路上,它唱歌、聊天、經歷了風雨,也遇見了許多不同形狀的角。直到有一天,它真的找到了那個完美契合的一角。可當它滾得太快,卻再也無法停下來唱歌、欣賞風景時,它才發現——原來「不完整」也有它的美。

孩子的成長,何嘗不是這樣的尋找

在嬰幼兒的世界裡,「不完整」是一種日常。他們還不會扣鈕扣、不會自己穿鞋、不會流暢表達情緒——對成人來說,這些都是「需要被補上的缺角」。但從孩子的角度,那些不完美,正是他在探索「成為自己」的過程。

一歲半的孩子跌跌撞撞學走路;
三歲的孩子想自己倒牛奶卻灑滿桌;
五歲的孩子堅持要自己摺衣服,結果摺成一團。

我們常忍不住伸手幫忙、糾正、加快速度,但那一刻,孩子其實正在學著——「我還不能,但我在努力。」

若我們太急著幫他「補齊」,孩子反而失去了親手拼湊完整的力量。

陪伴孩子,不是讓他變完美,而是讓他感覺被理解

在教養的現場,我們常會想:「我要讓他更好。」但「更好」並不總是「更快完成」,而是能在過程中被溫柔地看見。

當孩子跌倒哭泣時,我們蹲下來說:「我看到你在努力走,這真的不容易。」當孩子花了很久拼好積木時,我們微笑著說:「你自己做到的,真棒。」這些看似平凡的回應,其實是在告訴孩子——你不需要完美,你本身就值得被愛。這份安全感,會成為他一生面對挑戰的底氣。

慢一點,讓孩子也能唱歌

《失落的一角》最後,圓形選擇放開那個完美的一角,繼續以「不完整」的自己滾動。因為它想再次感受微風、唱歌、看花開。

對家長而言,這是一個極深的提醒。在0–6歲的育兒階段,孩子成長的速度或許不一樣,但他需要的,不是被推著走的快樂,而是被陪著走的安心。

當孩子花很久整理玩具、慢慢扣上外套、堅持自己穿鞋時——那不是浪費時間,而是他在拼湊自己的「一角」。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在一旁微笑等待。因為教養的本質,不是讓孩子完美無缺,而是讓他在每一次的「不完美」裡,找到自我成長的勇氣與節奏。

Shel Silverstein 用一個簡單的圓,提醒我們:成長的意義,不在於找齊每一個缺口,而在於讓孩子有機會體驗「尋找的過程」。

陪伴孩子的每一個「不完整時刻」,正是他築起自信、學會愛的開始。願每位家長都能慢下腳步,與孩子一起滾動,一起唱那首屬於成長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