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教養區

親師共育:孩子成長最穩固的後盾

  • 2025-08-13
  • 9 views
幼托日常裡,常可以看見這樣的畫面:早晨送孩子入園時,家長把昨天晚上的小故事、孩子的心情或健康狀況,輕聲告訴老師;下午放學時,老師細心分享孩子今天的笑容、挑戰與小小成就。
 
這不只是日常寒暄,而是一條看不見卻穩固的橋,連結著家和園,連結著孩子的心。
 
許多教育研究指出,當家庭與學校協同努力時,孩子能獲得更全方位的支持與發展。當孩子的生活與學習環境能保持一致的價值與態度,他會感到更安全、更有方向感,情緒也更穩定。
 
親師共育,不是「老師教、家長聽」,而是家長與老師並肩,成為孩子生命中的共同引路人。
 
曾經有位小男孩,在園所裡很容易情緒激動,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會哭鬧。老師觀察一段時間後,發現他在家裡很受保護,遇到困難時,大人常會立刻幫忙解決。
 
老師透過聯絡簿與家長溝通,分享了在園所中引導他用「深呼吸+表達需求」的方式代替哭鬧的策略。家長也嘗試在家裡做相同的引導。
幾週後,小男孩開始能自己說出:「我需要幫忙。」而不是用哭聲表達。這個改變,不是因為園所單方面努力,而是因為家與園站在同一陣線,給予孩子一致的訊息與支持。
 
研究顯示,當家長與教師建立信任且合作的關係,孩子的學習成效、社交能力、情緒適應與學習動機皆會明顯提升。這份合作關係,除了分享孩子的狀態,也包含理解與尊重彼此的專業與角色。家長是孩子最了解的守護者,老師是孩子在園所的觀察者與引導者。當兩者互相傾聽、互補不足,孩子就像擁有了兩隻堅實的翅膀,可以飛得更穩、更遠。
 
親師共育的小行動,家長可以這樣做:
1. 主動分享:孩子在家中的興趣、最近的情緒、生活中的新變化,都可能影響園所表現。
2. 願意傾聽:當老師分享觀察或建議時,試著先理解背後的原因,再一起思考解決方法。
3. 一致引導:在家中延續園所的規則與方法,讓孩子在不同環境都感受到相同的界線與愛。
4. 肯定彼此:孩子的進步是雙方共同努力的成果,別忘了對彼此的付出說聲謝謝。
 
孩子的學習與成長之路上,親師共育不僅是教育理念,更是日復一日的小行動累積而成的力量。
 
讓我們一起,做孩子生命中那雙穩固的翅膀——一隻來自家,一隻來自園,帶著愛與理解,護送他飛向更廣闊的天空。